(资料图)
中新网上海6月30日电 (陈静 王广兆)三阴性乳腺癌被称为“最毒乳腺癌”。记者30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成功锁定三阴性乳腺癌介导免疫逃逸的“帮凶”——基因“半乳糖结合凝集素2”(LGALS2)。这有望成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突破目前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瓶颈”,为“最毒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兼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邵志敏教授、精准肿瘤中心胡欣研究员、乳腺外科狄根红教授领衔的团队获得的这项研究成果3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事实上,人的身体里每天都有肿瘤细胞产生,但与生俱来的免疫系统会形成一种防御和保护机制,这个系统就像体内的警察一样,能识别对身体不利的细胞,随时进行摧毁和清除。如果免疫功能异常,机体就不能识别恶性细胞,则容易形成肿瘤。有效筛选并甄别肿瘤的免疫基因,才能为肿瘤精准治疗奠定基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团队以三阴性乳腺癌为切入点,对2796个疾病相关免疫基因进行相关基因编辑,构建了“Dr. Immune”(免疫医生)文库。研究人员批量性观察这些基因在小鼠体内究竟是参与免疫监视,还是免疫逃逸。
邵志敏教授告诉记者,通过一轮轮筛选的抽丝剥茧,研究人员发现同一基因在不同免疫状态下,对抗肿瘤的协同或者拮抗作用可能是不同的,有的甚至截然相反。这个发现很好解释了同样的免疫治疗在部分患者身上有效,但在部分患者身上无效的情况。这位专家表示:“这一情况很可能与患者本身的免疫状态有关。”
那么三阴性乳腺癌中“帮助”肿瘤细胞伪装,逃避免疫系统中各路免疫细胞的追杀的关键分子是什么?研究团队通过研究成功锁定了“半乳糖结合凝集素2”(LGALS2)。研究团队还借助动物模型、单细胞测序技术、RNA测序技术、细胞共培养技术等,发现LGALS2的作用机制。邵志敏指出,靶向LGALS2的治疗有望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新的免疫治疗策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动物体内实验已经证明靶向LGALS2相关药物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肿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免疫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现象显著逆转。这项新成果或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延长生存提供新的机会 。(完)【编辑:苏亦瑜】
上一篇:全球滚动:燃气板块连续2日午后异动,贵州燃气一度直冲2连板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资讯
- 今天最新消息 中国专家锁定“最毒乳腺癌”免疫逃逸“帮凶” 患者有了新的生存机会
- 全球滚动:燃气板块连续2日午后异动,贵州燃气一度直冲2连板
- 成都高新区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从开展技术攻关等五方面重点推进|焦点信息
- 全球即时:隰县农商银行开展柜面服务人员岗位技能集中培训
- ASCO大会在即,生物科技ETF(159837)开盘走高_天天播报
- [高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打开行企校协同育人新篇章
- 国际雪联计划举行四年一度的综合性滑雪运动会-今日讯
- 英语二考如何冲刺高分?曹杨二中英语名师:每天定时模拟“热身”很重要-天天看点
科技
-
大山深处的书香春节2022-02-07
-
天津:男子涂改核酸证明进火车站被拘留2022-02-07
-
守护中国唯一国境“骑马线”的“护路人”:保证中欧班列冬季运输安全2022-02-07
-
降雪致青海多条高速实行交通管制2022-02-07
-
广州番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疫情防控管理区20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