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脉绵延太湖畔,腾蛟起凤论坛中。5月10日,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4届年会暨2023年无锡滨湖历史文献学术研讨会在无锡滨湖开幕。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及出版单位的约350位专家学者撰文赴会、湖畔论道。
主办方供图(下同)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是民政部直属的国家一级学会,是国内以历史文献为研究对象的最权威的学术团体。本届年会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主办,中共无锡市滨湖区委员会、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江南大学承办。
作为无锡重要的文旅资源集聚地和产业创新策源地,近年来,滨湖区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发掘保护了“名医进士”许叔微、“南宋四大家之一”尤袤、无锡首位状元蒋重珍等名人资源,编纂出版了全国首套区级文库《滨湖文库》,以及《滨湖诗存》《滨湖渔史》等历史文化丛书,建成了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钟书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平台载体,在文献的保护与利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等方面,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悉,这也是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年会首次由区级行政单位承办,并把“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资料馆”落户滨湖。
现场,“江南大学历史研究院实践基地”正式揭牌。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新组建的江南大学历史研究院,承担着无锡市与江南大学共建合作大型文化工程项目《无锡史》的编纂工作,并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荣氏家族与无锡民族工商业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本次揭牌的基地将为江南大学学术研究工作提供重要支持,也为学校师生研究历史文献提供合适的实践场所。
本次活动中,“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资料馆”落地滨湖区档案史志馆,这里将成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的家。该馆将充分发挥保管利用的职能优势,永久收藏中国历史文献的研究著作、会务资料,使之成为研究会的资料保存中心、学术研究中心,更成为无锡滨湖的文化中心、档案收藏的特色中心。多年来,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及其专家学者,围绕我国的历史文献、学术发展和文化建设需要,积极开展研究与探索。借这次来无锡参会之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的会员们,把他们撰写的学术著作惠赠无锡,极大地丰富了无锡市滨湖区档案史志馆的馆藏。
年会期间将举办5组30场研讨会,5月10日—11日,来自全国的约250位研究会会员、专家学者,围绕“经学文献研究”“史部子部文献与四库学研究”“文学文献与古籍整理”“江南文献与文化研究”“域外文献、版本目录与数字人文研究”等专题,展开深入的研讨。据悉,本次学术研讨会参会人数创历届年会之最。会务组不仅在会场准备了“档案史志成果展”,还有无锡学者捐赠的近3000册乡邦文献,在会议期间免费提供给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选阅,数量可观,影响深远。
新民晚报记者 黄于悦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资讯
- 湖畔论道!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4届年会在无锡滨湖区举行-全球要闻
- 方大炭素:子公司成都炭材拟申请在新三板挂牌
- 实干筑梦·劳模工匠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陶建兴 天天热推荐
- 思必驰科创板IPO“折戟”,毛利率持续大幅下降亏损规模难控制,硬科技属性、经营可持续性均受质疑-当前快播
- 中奥体育拟以2040万收购中奥广场持有中奥海南51%的股权_当前关注
- LED照明凸显竞争优势,联域光电业务前景可期
- 天天滚动:厨房小白|第一次用蒸烤一体集成灶下厨,能做什么菜?
- 2023款雪佛兰探界者上市
科技
-
大山深处的书香春节2022-02-07
-
天津:男子涂改核酸证明进火车站被拘留2022-02-07
-
守护中国唯一国境“骑马线”的“护路人”:保证中欧班列冬季运输安全2022-02-07
-
降雪致青海多条高速实行交通管制2022-02-07
-
广州番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疫情防控管理区2022-02-07